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,今年货币政策在保持总(zong)量适度宽松的同时,在结构(gou)上加大对重大战(zhan)略、重点(dian)领(ling)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(rong)支撑。
重申(shen)适度宽松
今年《政府工作(zuo)报(bao)告》提出,实(shi)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适时降准降息,保持流(liu)动性充裕,使社会融(rong)资规(gui)模、货币供应(ying)量增长同经济增长、价格总(zong)水(shui)平(ping)预期(qi)目标相匹配。
这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(zuo)会议以(yi)来“适度宽松”的表述。当前,外部环境(jing)更趋复杂(za)严峻(jun),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,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(suo)分化,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上升。我国经济运行总(zong)体平(ping)稳、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扎实(shi)推进,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(zu)、风险隐患(huan)较多等困难和挑(tiao)战(zhan)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(yi)季度例(li)会强调,要实(shi)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加强逆周期(qi)调节,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(zong)量和结构(gou)双重功能,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,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(chu)于合理水(shui)平(ping)。
对于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及了“四(si)个平(ping)衡”:“平(ping)衡好短期(qi)与长期(qi)、稳增长与防风险、内部均(jun)衡与外部均(jun)衡、支撑实(shi)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。”“四(si)个平(ping)衡”表明今年货币政策还是(shi)要兼顾多重目标,既有力支撑实(shi)体经济,也要注重防风险,还要破解中美利差、银行利差等国内外约束,政策需要把握好合理的节奏与力度。
“货币政策取向是(shi)一(yi)种对状态的表述。”潘功胜表示,人民银行连续几(ji)年多次(ci)降准降息,中国货币政策的状态是(shi)支撑性的,总(zong)量上比较宽松。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(guan)分析师王青认为,尽管年初至(zhi)今未实(shi)施降准降息,但货币政策的主基调未发生任何变化,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撑性的货币政策立场。
结构(gou)性政策发力
在适度宽松的基调下,今年货币政策的结构(gou)性功能将继续得到充分发挥。今年《政府工作(zuo)报(bao)告》提出,优化和创新结构(gou)性货币政策工具,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,加大对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、提振(zhen)消费以(yi)及民营、小微企业等的支撑。
2024年,在总(zong)量工具之(zhi)外,人民银行创设了不少结构(gou)性工具,如科技创新和技术改(gai)造再贷款、保障(zhang)性住房再贷款,以(yi)及支撑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。《2024年第四(si)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实行报(bao)告》显示,截至(zhi)2024年末,结构(gou)性货币政策工具存续10项,再贷款余额6.3万亿元,占央行总(zong)资产的14.2%。在支撑领(ling)域上,对金融(rong)“五篇大文章”领(ling)域实(shi)现基本覆盖,并支撑了房地产、资本市场等重点(dian)领(ling)域。
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(yi)季度例(li)会提出,有效落实(shi)好存续的各类结构(gou)性货币政策工具,做好金融(rong)“五篇大文章”,继续加大对重大战(zhan)略、重点(dian)领(ling)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撑力度。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(gai)造再贷款政策,研究创设新的结构(gou)性货币政策工具,重点(dian)支撑科技创新领(ling)域的投融(rong)资、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。
招联(lian)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,下一(yi)步,相关部门可(ke)能研究出台针对消费金融(rong)等领(ling)域的支撑性政策,如创设支撑提振(zhen)消费的结构(gou)性货币政策工具等,对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(rong)机构(gou)给予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撑,引导金融(rong)机构(gou)合理调整消费信贷的实(shi)际利率(lu)和费率(lu)。
此前,潘功胜表示,将进一(yi)步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(gai)造再贷款规(gui)模,从目前的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至(zhi)10000亿元。降低再贷款利率(lu),即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的再贷款资金利率(lu),强化对银行的政策激(ji)励。
王青建议,接下来,科学运用各项结构(gou)性货币政策工具,引导金融(rong)机构(gou)加力支撑科技金融(rong)、绿色金融(rong)、普(pu)惠小微、养老(lao)金融(rong)等领(ling)域。同时,王青预计,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(gai)造再贷款、保障(zhang)性住房再贷款等在内的各类结构(gou)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(lu)仍有下调空间,规(gui)模也有望进一(yi)步增加,以(yi)持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(dian)领(ling)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撑力度。
操(cao)作(zuo)仍有空间
当前,货币信贷调控应(ying)对未来不确定性仍有空间。今年《政府工作(zuo)报(bao)告》明确,适时降准降息。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(yi)季度例(li)会强调,根(gen)据国内外经济金融(rong)形势和金融(rong)市场运行情况,择机降准降息。保持流(liu)动性充裕,引导金融(rong)机构(gou)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,使社会融(rong)资规(gui)模、货币供应(ying)量增长同经济增长、价格总(zong)水(shui)平(ping)预期(qi)目标相匹配。
“今年,大家将根(gen)据国内外经济金融(rong)形势和金融(rong)市场运行情况,择机降准降息。”潘功胜表示,目前金融(rong)机构(gou)存款准备金率(lu)平(ping)均(jun)为6.6%,还有下行空间,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(gou)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(lu)也有下行空间。
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(chao)认为,“择机”强调对国内外经济金融(rong)形势的审慎评估,注重保留政策空间;“适时”更强调根(gen)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响应(ying),偏向主动调节的及时性。
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内外部挑(tiao)战(zhan)和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,货币政策有必要保持合理空间。王青分析,“择机”意味着人民银行将会观(guan)察国内外经济金融(rong)形势和金融(rong)市场运行情况再来启动降准降息。这样既可(ke)以(yi)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工具效果,也有助于预留政策空间。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会与内外部形势相适配,因势而动,强化逆周期(qi)调节,推动总(zong)量增长保持平(ping)稳较好势头(tou)。
货币政策工具箱(xiang)中也不只有降准降息。近年来货币政策工具箱(xiang)不断丰富(fu),在流(liu)动性管理方面启动买断式逆回购,增加了临时正回购、逆回购操(cao)作(zuo)等。结构(gou)性工具的效果也在持续显现,如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创设了互换便利和股票(piao)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。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,互换便利共(gong)开展两次(ci)操(cao)作(zuo),金额合计1050亿元。截至(zhi)今年2月末,上市企业披露拟申(shen)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约750亿元,金融(rong)机构(gou)与近900家上市企业和主要股东达成合作(zuo)意向。
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(yi)季度例(li)会强调,用好证券、基金、保险企业互换便利和股票(piao)回购增持再贷款,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,维护(hu)资本市场稳定。持续做好支撑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(rong)服务(wu),充分发挥支撑小微企业融(rong)资协调工作(zuo)机制作(zuo)用,进一(yi)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(rong)资的堵点(dian)和卡点(dian)。着力推动已(yi)出台金融(rong)政策措施落地见(jian)效,加大存量商品(pin)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,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(die)回稳,完善房地产金融(rong)基础性制度,助力构(gou)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(bin)表示,下一(yi)阶段,宏观(guan)经济政策将进一(yi)步强化逆周期(qi)调节,根(gen)据国内外经济金融(rong)形势和金融(rong)市场运行情况,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,着力提振(zhen)消费、稳定预期(qi),并通过科技创新以(yi)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培育新动能,支撑实(shi)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。 (经济日报(bao)记者 陈果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