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官方网站

业界动态
李珂评《俄国思想史》|二律背反的历史,卡拉姆,亚历山大·,拉季舍夫
2025-03-30 01:53:51
李珂评《俄国思想史》|二律背反的历史,卡拉姆,亚历山大·,拉季舍夫

《俄(e)国思想史:从启(qi)蒙运(yun)动到马克思主义》,[波]安杰伊·瓦利茨基著,刘文飞译,译林(lin)出(chu)版社,2024年11月出(chu)版,576页,128.00元

波兰历史学家瓦利茨基的《俄(e)国思想史》,早已享(xiang)誉国际社会。这不(bu)是(shi)一部哲学史,而是(shi)一部内(nei)容庞(pang)杂的思想史,囊(nang)括了俄(e)国常识分子的政治、经济和学问见解,其中最重(zhong)要的是(shi)政治史。俄(e)国的各种思潮与国运(yun)消长息(xi)息(xi)相关。译者刘文飞教授在序言(yan)里写道:“十九世(shi)纪是(shi)俄(e)国常识分子阶层的形成时期(qi),也是(shi)俄(e)国思想的成熟时期(qi),是(shi)俄(e)罗斯民族意识的觉醒时期(qi)和俄(e)罗斯人自我身份认同的完成时期(qi),而十八世(shi)纪后半期(qi)则被编辑作为十九世(shi)纪俄(e)国思想发展(zhan)史的序幕纳入此书(shu)。”这本(ben)书(shu)只从十八世(shi)纪后期(qi)写到十九世(shi)纪末,但在接下(xia)来二十世(shi)纪,俄(e)罗斯人的思想在全(quan)球范围内(nei)产生了影响,而俄(e)国人的思想是(shi)在本(ben)书(shu)所(suo)涵盖的时间(jian)和空间(jian)里成形的。

从无到有

彼得一世(shi)的改革,为哲学在俄(e)罗斯的发展(zhan)提供了土壤。但像所(suo)有后发国家一样,俄(e)罗斯更重(zhong)视实用(yong)技术。哲学作为一种高度概括、抽(chou)象的学科,不(bu)仅姗姗来迟,而且发展(zhan)缓慢。在叶卡捷(jie)琳娜二世(shi)的时代,俄(e)罗斯第(di)一所(suo)大学——莫斯科大学于(yu)1755年建立。在当时的高校里,教学用(yong)法语或拉丁语进行(xing),首先引入的是(shi)西(xi)方(fang)哲学,本(ben)土的哲学到十八世(shi)纪末才初现雏形。

叶卡捷(jie)琳娜二世(shi)是(shi)一个来自德国的贵族女性,在欧洲的支撑下(xia)打败了奥(ao)斯曼帝国,攻灭克里米亚汗国,征服了大片土地。她自诩(xu)开明,对启(qi)蒙运(yun)动很感兴趣。她曾赞助法国的伏尔泰和狄(di)德罗,为百(bai)科全(quan)书(shu)派大开方(fang)便之门,还创(chuang)办了俄(e)国第(di)一份讽刺杂志《万象》。该杂志名义上的出(chu)版人是(shi)女皇的私人秘书(shu)科济茨基(Козицкий),但众所(suo)周知,杂志真正的主编是(shi)叶卡捷(jie)琳娜本(ben)人。此后,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,而女皇的杂志徒劳地试图扮演“祖母(mu)”角色,她想控制其他杂志,确保批评不(bu)会超过自己(ji)控制的界限,但最早崭露头角的思想家往往思想芜杂,而且对俄(e)国的现状十分不(bu)满(man),与女皇向欧洲打造文明展(zhan)示窗的想法背道而驰。

叶卡捷(jie)琳娜二世(shi)

例如,尼古拉·诺维科夫(Николай Новиков)创(chuang)办了多家出(chu)版社、杂志社,将“公共(gong)舆(yu)论(lun)”这一概念引入俄(e)国社会,还拉拢许(xu)多沙(sha)俄(e)权贵加入共(gong)济会。他出(chu)版的杂志《雄(xiong)蜂》和《画家》都对俄(e)国现实做出(chu)尖锐批评,因而被审查(cha)并很快休刊。他在最引人注目的讽刺作品《旅行(xing)记片段》里写道,在残暴不(bu)仁的农奴主统(tong)治下(xia),百(bai)姓生活困苦,乡村一片凋敝。亚历山大·拉季舍夫(Александр Радищев)的《彼得堡至莫斯科旅行(xing)记》更为激进,曾连载(zai)于(yu)《画家》,成书(shu)后无一家出(chu)版社敢出(chu)版,由拉季舍夫在住(zhu)所(suo)私自印(yin)刷。拉季舍夫在书(shu)中警告沙(sha)俄(e)权贵,农民有可能(neng)“暴力推翻农奴制度”。因此,该书(shu)出(chu)版后迅速被沙(sha)俄(e)当局查(cha)禁。

法国大革命后,叶卡捷(jie)琳娜女皇决定与百(bai)科全(quan)书(shu)派分道扬(yang)镳。法国国王被处决一事,使她“像被锤(chui)击一样震惊”,但早在那之前,新(xin)思想就威胁(xie)到她的统(tong)治地位。1880年代,她将诺维科夫和共(gong)济会视为江湖骗子,为此撰(zhuan)写了讽刺喜(xi)剧《西(xi)伯利亚萨满(man)》《骗子》等。她还匿名出(chu)版一本(ben)小册子《荒谬(miu)社团之秘密》,并试图让东正教会把诺维科夫指为异(yi)端(duan)。诺维科夫名下(xia)的出(chu)版社和杂志社纷纷被查(cha)禁,他也未经审判(pan)就被囚禁。保罗一世(shi)继位后,诺维科夫被释放,回到乡下(xia)隐居。亚历山大一世(shi)继位后,曾任命拉季舍夫为法律修订委员会的委员。但是(shi),这只是(shi)一个装点(dian)门面的职位,拉季舍夫提出(chu)的所(suo)有建议都被委员会驳回。拉季舍夫自感前途无望,在一年后自杀身亡。

亚历山大一世(shi)时代的社会思想,同样具(ju)有二律背反(fan)的特征,以卡拉姆津的保守主义和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思想为代表。尽管两派观点(dian)截(jie)然不(bu)同,但俄(e)国思想界迎来了第(di)一次繁荣。

卡拉姆津

卡拉姆津反(fan)对沙(sha)皇推行(xing)的司法和行(xing)政改革,尤其反(fan)感在修订法律时以法国的《拿破仑(lun)法典》为蓝本(ben)。守旧(jiu)派的俄(e)国贵族普遍认为,拿破仑(lun)是(shi)一个篡位者,与正统(tong)君主有云泥之别,而且对俄(e)国构成威胁(xie)。1811年,卡拉姆津将自己(ji)的回忆录《古老和现代的俄(e)罗斯》呈送给亚历山大一世(shi),表达反(fan)对改革的态度。卡拉姆津对沙(sha)皇说(shuo)的一段话,可以概括其反(fan)对君主立宪(xian)制,赞成绝对权力的缘由:“陛下(xia)!你超越了你的权限。俄(e)国正由于(yu)其多舛的命运(yun),才在神圣的祭(ji)坛前赋予你的祖先以专制权力,要求你的祖先以至上、无形的方(fang)式(shi)统(tong)治她。……你可以做任何事,但你不(bu)能(neng)用(yong)法律来限制你的威权。”卡拉姆津认为君主的权威尽管不(bu)受任何成文法律或宪(xian)法之限制,却(que)受制于(yu)在习俗和道德信念中形成的不(bu)成文的历史传(chuan)统(tong)。卡拉姆津以《俄(e)罗斯国家史》而闻名,该书(shu)止于(yu)第(di)十一卷的1613年米哈伊尔·罗曼诺夫登(deng)基。他强烈反(fan)对“贵族之祸”,即贵族试图通过种种法律限制来约束专制体制。

十二月党人虽(sui)然醉心于(yu)欧洲进步思想,希翼限制专制权力,建立君主立宪(xian)制政体,但也使用(yong)了某种托古改制的话术。十二月党人倾向于(yu)把罗曼诺夫王朝的前两位君主理想化,并且将大贵族组成的缙绅会议当做代议制的萌芽。与十二月党多有接触的普希金(jin)写道,卡拉姆津的《俄(e)罗斯国家史》带给他们很大的启(qi)示,前几卷为十二月党人提供了许(xu)多有关俄(e)国历史中“共(gong)和传(chuan)统(tong)”的素材,尽管卡拉姆津的论(lun)断往往与他们并不(bu)一致。例如,十二月党人多同情亡国的波兰,而卡拉姆津是(shi)反(fan)波兰政策的强烈拥护(hu)者,主张不(bu)应该有任何形式(shi)和名字的波兰存在。

理性与神秘

俄(e)国思想史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(fang)向考察。从横向考察,由于(yu)科学的土壤贫瘠,以理性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不(bu)发达。从纵向考察,每(mei)当俄(e)国对外扩(kuo)张受挫时,神秘主义便会在国内(nei)大行(xing)其道。

俄(e)国思想家,常(chang)常(chang)被分为“斯拉夫派”“西(xi)化派”,另外还有“激进派”——一个与前两者游(you)离而又共(gong)生的群体。美国的派普斯教授认为,“西(xi)化派”并无系统(tong)性的思想,只是(shi)好事者为了与“斯拉夫派”对仗而创(chuang)造的一个派别。而中国的张建华教授在《俄(e)国常识分子思想史导论(lun)》里,不(bu)仅认为西(xi)化派自成体系,而且将“激进派”与这两派并列。

“斯拉夫派”无疑是(shi)最有代表性的派别,它最早的组成者是(shi)一群出(chu)身保守贵族的思想家,观点(dian)形成于(yu)1830年代末,与“西(xi)化派”针锋相对。早期(qi)的斯拉夫派更关注古代的俄(e)国社会生活和学问,对俄(e)罗斯之外各斯拉夫民族的命运(yun)并无兴趣。直到克里米亚战争时期(qi),俄(e)国对外扩(kuo)张受挫,斯拉夫派的思想家才发现“斯拉夫兄(xiong)弟民族团结一致”的价值。以思想家伊万·基列耶夫斯基(Иван Киреевский)为例,他没(mei)有在国内(nei)外大学系统(tong)地学习哲学,但曾在德国游(you)学,在学说(shuo)中比较(jiao)了黑格尔和谢林(lin)的哲学思想与俄(e)罗斯的东正教信仰,据此认为“西(xi)方(fang)的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以个人的、疏离的独(du)立概念为基础”,虽(sui)然欧洲生产力发达,但“工业(ye)统(tong)治世(shi)界,没(mei)有信仰和诗歌(ge)”。另一个思想家霍米亚科夫(Алексей Хомяков)则认为,启(qi)蒙主义哲学为法国大革命铺平了道路,德国唯心主义则导致无神论(lun)和利己(ji)主义,进而导致欧洲社会“日益(yi)原子化和理性化”。

亚历山大·赫尔岑(Александр Герцен)是(shi)沙(sha)俄(e)贵族雅科夫列夫和一个德国女子的私生子。由于(yu)不(bu)能(neng)继承父姓,他以德语“心”(Herzen)的俄(e)语音译作为姓氏。赫尔岑早年对十二月党人十分崇(chong)拜,后来致力于(yu)“俄(e)国式(shi)社会主义”的发展(zhan),在国外主编《北极星》和《钟声》杂志。斯拉夫派的保守贵族敌视革命,将其视为西(xi)方(fang)堕落的象征,而在革命者赫尔岑看来,恰恰是(shi)法国大革命和1848年革命的失败决定了俄(e)盛欧衰的命运(yun)。欧洲错(cuo)失了巨大的机(ji)遇,这便给斯拉夫人留下(xia)机(ji)会,使之成了人类的最后希翼。瓦利茨基写道:“赫尔岑如今看到的欧洲就像衰落时期(qi)的罗马之化身,欧洲社会主义者就像遭到迫(po)害的早期(qi)基督徒,而斯拉夫人则像那些(xie)野蛮部落,它们注定要摧毁罗马帝国,对历史做出(chu)自己(ji)的贡献(xian),同时成为从罗马接续的基督教理想的正宗承载(zai)者。”这是(shi)一个危险而富有诱惑力的比喻。原本(ben)属(shu)于(yu)西(xi)化派的赫尔岑,在对欧洲的野心上与后来的斯拉夫派殊途同归。

赫尔岑

十九世(shi)纪六十年代是(shi)俄(e)国思想史上的“黄金(jin)时代”。1856年,沙(sha)俄(e)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,新(xin)登(deng)基的亚历山大二世(shi)感到有必要广开言(yan)路,向公众征求意见。此外,1861年农奴被解放,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以上这些(xie)因素促成了新(xin)闻出(chu)版业(ye)的空前繁荣,使1860年代也被称为“俄(e)国的启(qi)蒙运(yun)动”的年代。与法国的“启(qi)蒙运(yun)动”相似,它推崇(chong)理性主义,常(chang)常(chang)强调“是(shi)什么”和“应该是(shi)什么”。车尔尼雪夫斯基、杜勃(bo)罗留波夫、皮萨列夫、涅克拉索夫等人是(shi)这个时代的代表性思想家。屠格涅夫的小说(shuo)《父与子》,反(fan)映了这类革新(xin)者与守旧(jiu)的父辈之间(jian)的代际矛(mao)盾,与俄(e)国大环境格格不(bu)入的现状。他们最初迫(po)切地希翼改变俄(e)国不(bu)公的社会现状,后来往往陷入精神苦闷。后来,这类人被称为“多余的人”。

在十九世(shi)纪,俄(e)国的作家们常(chang)常(chang)将文学视为一项道德使命,一种改变世(shi)界的斗争工具(ju)。最具(ju)有代表性的两个作家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,他们的小说(shuo)并不(bu)以修辞见长,而旨在传(chuan)达思想。托尔斯泰出(chu)身沙(sha)俄(e)顶(ding)级贵族,却(que)在《战争与和平》开篇就讽刺了“瓦西(xi)里·库拉金(jin)”公爵。此人的原型(xing)是(shi)沙(sha)皇尼古拉一世(shi)的宠臣瓦西(xi)里奇科夫,曾怂恿尼古拉开炮(pao)镇压十二月党人起(qi)义。后来,托尔斯泰在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与《复活》里更是(shi)揭(jie)露了沙(sha)俄(e)权贵一系列腐败堕落的现象,为旧(jiu)制度敲响了丧(sang)钟。而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,不(bu)应该爱抽(chou)象的人,要爱具(ju)体的人,不(bu)应苛求道德。他笔下(xia)的主人公往往肆意挑战道德秩序,如《罪与罚(fa)》的主人公把杀人当做“克服障碍”的实验,《地下(xia)室手记》的主人公自愿(yuan)与社会脱节,并说(shuo):“让世(shi)界毁灭吧,为了我能(neng)永远有茶(cha)喝。”

托尔斯泰

托尔斯泰在《忏悔录》里描(miao)述了自己(ji)面临的精神危机(ji)。一如他所(suo)属(shu)的阶级的大多数人一样,他曾在战争中杀人,与人决斗,挥霍从农民那里勒索的钱财,吃喝嫖(biao)赌,生活放荡。这些(xie)丑行(xing)在俄(e)国贵族阶层里被视为稀松(song)平常(chang)之事,他为此深感羞愧(kui)。随后,他又出(chu)版了一系列神学小册子,呼(hu)唤道德和互助精神。他创(chuang)办“媒介”出(chu)版社,出(chu)版面向普通民众的读物,并在城乡奔走,帮(bang)助穷(qiong)人。作为一名宗教思想家,托尔斯泰代表一种极端(duan)理性主义的、道德的福音主义,不(bu)为当时的东正教正统(tong)教会容纳。他批评阻挠他的教会粉饰罪恶,甘为专制君主的奴仆,教会则在1901年把他革出(chu)教门。

托尔斯泰早年在喀山大学学习鞑靼语,后来又亲身经历过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。长期(qi)与东西(xi)方(fang)民族接触,使他在个人思想里把耶稣置(zhi)于(yu)孔子、老子、穆罕默德、佛陀和苏格拉底(di)之间(jian),“在这个永恒(heng)的,普世(shi)的宗教中,基督教并不(bu)占有特殊地位”。他了解国家和精英的力量都具(ju)有局限性,因而产生了深深的焦虑。如果(guo)俄(e)国上层不(bu)改变自己(ji)的所(suo)作所(suo)为,扩(kuo)张的红(hong)利将会很快消失,而洒(sa)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的斯拉夫人,将会像墙上的墙皮一样风化剥落。

瓦利茨基在《俄(e)国思想史》里提到了一个关键信息(xi):1870年代,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极右翼阵营关系密切。在主编《公民》杂志期(qi)间(jian),他成为大法官康斯坦丁·波别多诺斯采夫(Константин Победоносцев)的座上宾,每(mei)逢周六都登(deng)门拜访,与之长谈。波别多诺斯采夫权倾朝野,不(bu)仅担任至圣治理会议总检察长(1880-1905),还负责亚历山大三世(shi)和尼古拉一世(shi)的教育工作。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一部小说(shuo)《卡拉马佐夫兄(xiong)弟》,结尾是(shi)一个独(du)立的故事——《宗教大法官》。瓦利茨基认为,《宗教大法官》是(shi)一则关于(yu)社会主义者试图在地球上建立正义王国的失败寓言(yan)。故事里,当基督耶稣再次降临人间(jian),宗教大法官却(que)把他打入大牢(lao),打算当做异(yi)教徒烧死。小说(shuo)中宗教大法官的原型(xing),极有可能(neng)是(shi)“沙(sha)皇的灰衣主教”——波别多诺斯采夫。

陀思妥耶夫斯基

在日俄(e)战争和1905年革命期(qi)间(jian),托尔斯泰站在了沙(sha)俄(e)政府的对立面。在《你们要反(fan)省!》里,他公开反(fan)对战争,并谴责当局对请愿(yuan)民众的屠杀。在《大罪》和《世(shi)纪之末》两文中,他捍卫农民积(ji)攒财产的权利,并呼(hu)吁土地国有化。1908年,他又在《我不(bu)能(neng)沉默》里抗议斯托雷平首相血腥镇压革命者。虽(sui)然他反(fan)对革命者的暴力,但对后者的事业(ye)十分同情,即使这意味着贵族阶层被剥夺一切。1910年,托尔斯泰试图把自己(ji)的财产和土地分给穷(qiong)人,因妻子反(fan)对而出(chu)走,病死在一个小车站。

沙(sha)俄(e)灭亡后,许(xu)多俄(e)国贵族流亡海外。这些(xie)衣食(shi)无着的侨民指责托尔斯泰帮(bang)助过革命者,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奉为先知,包括别尔嘉耶夫、布(bu)尔加科夫、弗(fu)兰克、梅列日科夫斯基、舍斯托夫、洛斯基和盖森等人在内(nei)。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,社会主义是(shi)天主教的产物,“是(shi)其最充分、最终的实现,是(shi)其数百(bai)年演变的致命后果(guo)”。在二十世(shi)纪,苏联流亡作家索尔仁尼琴延(yan)续了这一观点(dian),将沙(sha)俄(e)灭亡归咎于(yu)西(xi)方(fang)思想的输入。

后发与早衰

俄(e)国的学问相对于(yu)欧洲较(jiao)为滞后,而且沙(sha)俄(e)的扩(kuo)张政策不(bu)得人心,导致其长期(qi)被西(xi)方(fang)常识界排斥。出(chu)于(yu)自我安慰的心理,斯拉夫派普遍相信俄(e)罗斯拥有相对于(yu)欧洲的“后发优(you)势”。讽刺的是(shi),这个理论(lun)出(chu)自恰达耶夫的《疯人的自白》,颇似鲁(lu)迅的《狂人日记》。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(shuo)过一句名言(yan):“历史就像一位祖母(mu),特别宠爱最小的孙子。”但是(shi),恰达耶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追(zhui)求的是(shi)不(bu)破不(bu)立,扫除沙(sha)俄(e)社会当中的弊病。与之不(bu)同的是(shi),斯拉夫派相信沙(sha)俄(e)学问相较(jiao)于(yu)欧洲“拥有更纯洁的信仰,并因此拥有更大的救(jiu)赎希翼。”

斯拉夫派毫不(bu)掩饰其对欧洲乃至全(quan)世(shi)界的野心。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呼(hu)吁斯拉夫派与西(xi)方(fang)派和解,并宣布(bu)“要最终把和谐带入欧洲的一切纷争”,甚至“实现服务(wu)全(quan)人类的梦想”。虽(sui)然陀对欧洲的目标暂时只是(shi)精神上的主导,但在对奥(ao)斯曼的战争上,陀和他的追(zhui)随者们完全(quan)站在沙(sha)俄(e)一边。

泛斯拉夫主义者往往以整个世(shi)界为自己(ji)的思想尺度。在他们看来,当俄(e)国实现征服欧洲梦想,吞并君士坦丁堡,一统(tong)欧亚大陆后,斯拉夫派与西(xi)化派的矛(mao)盾便可迎刃而解。阿克萨科夫、达尼列夫斯基等人将领土扩(kuo)张当做必然的使命,并且拒绝以西(xi)方(fang)的标准评判(pan)俄(e)国。弗(fu)拉基米尔·索洛维约夫(Владимир Соловьёв)后来成为西(xi)化派的代表人物,然而他早年与斯拉夫派关系密切,硕士论(lun)文题目是(shi)《西(xi)方(fang)哲学的危机(ji)》。他将西(xi)欧哲学的危机(ji)定义为理性主义的危机(ji),即一切抽(chou)象的、纯粹的理论(lun)认知之危机(ji)。虽(sui)然反(fan)对十九世(shi)纪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,他却(que)一度坚信俄(e)国的弥赛亚角色,即俄(e)国将在沙(sha)皇的率领下(xia),在人类政治统(tong)一中发挥重(zhong)要作用(yong)。

索洛维约夫

1891年的沙(sha)俄(e)大饥(ji)荒后,索洛维约夫对专制国家政体失去信心,转而研究个人的欲念。在1890年代初,他以《爱的意义》为总题发表了五篇文章。瓦利茨基认为,索洛维约夫主张的“永恒(heng)温柔”是(shi)“具(ju)有特殊情色意味的乌托邦愿(yuan)景”。这似乎是(shi)一种“权宜之计”,作为十九世(shi)纪六十年代的“忏悔的贵族”的反(fan)面,他接受并融入了沙(sha)俄(e)上层腐朽堕落的现实。索洛维约夫临死前仍旧(jiu)在乐观与悲(bei)观之间(jian)摇摆,留下(xia)了一个《反(fan)基督的故事》。在故事里,二十世(shi)纪的欧洲遭到一个黄皮肤(fu)种族的入侵。随后,欧洲各民族建立联盟,推举了一个反(fan)基督者为领袖。此人以基督徒之名,行(xing)独(du)裁之事,最后被众人推翻。“反(fan)基督者”的原型(xing),可以被说明成他一直反(fan)对的社会主义者,但是(shi)说明成征服亚洲草原又企图吞并欧洲的沙(sha)皇,也可以说(shuo)得通。

1898年,第(di)一次俄(e)国社会民主党代表大会在明斯克举行(xing),标志着俄(e)国第(di)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成立。在沙(sha)俄(e)当局的打压下(xia),九名参(can)会代表中有八名被捕,而起(qi)草该党宣言(yan)的彼得·司徒卢威(Пётр Струве)从马克思主义转向哲学唯心主义和自由保守主义。1900年前后,合法马克思主义者与俄(e)国社会民主运(yun)动割席,与地方(fang)自治会的自由派领袖联手组成一个联盟,形成了后来的立宪(xian)民主党的核心。

1909年,司徒卢威参(can)与著名文集《路标》的编辑和出(chu)版工作,这部文集呼(hu)吁彻底(di)破除俄(e)国常识分子的革命传(chuan)统(tong)和唯物主义传(chuan)统(tong),回归俄(e)国宗教思想,尤其是(shi)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索洛维约夫的思想。十月革命后,由于(yu)流亡的俄(e)侨的推崇(chong),《路标》的影响力远远超出(chu)了它所(suo)在的“白银时代”(1890-1921年)。二战后,《俄(e)国思想史》的编辑瓦列茨基在波兰罗兹大学就读期(qi)间(jian),他的一名老师谢尔盖·盖森(Сергей Гессен)便是(shi)白银时代的常识分子,曾以德语撰(zhuan)写论(lun)文《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索洛维约夫世(shi)界观中的乌托邦之争与善的二律背反(fan)》。

以史学的研究方(fang)法来研究俄(e)罗斯思想,需(xu)要把思想流派放到具(ju)体的历史环境中考察。苏联解体一事,被俄(e)侨视为白银时代的“路标”派的胜(sheng)利,实际上是(shi)衰落和内(nei)卷的开始(shi)。瓦列茨基承认俄(e)罗斯人的思想具(ju)有“深刻(ke)道德责任感”,但如果(guo)他把《俄(e)罗斯思想史》写到二十世(shi)纪末,不(bu)会像某些(xie)俄(e)国常识分子那样乐观地得出(chu)“它将会得到整个世(shi)界”的推论(lun)。

最新资讯
  • 桥东区姚家庄镇
  • 高安市筠阳街
  • 钟祥市旧口镇
  • 乐至县中天镇
  • 紫金县义容镇
  • 凤凰县山江镇
  • 连山区金星镇
  • 郧县城关镇
  • 京口区丁卯街
  • 涟源市六亩塘镇
  • 汨罗市
  • 滨海县滨海港镇
  • 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镇
  • 临泉县迎仙镇
  • 石城县小松镇
  • 邯郸县
  • 邹城市香城镇
  • 含山县环峰镇
  • 芜湖市
  • 思明区厦港街
  • 河南中青综合资讯
  • 游戏百科综合资讯
  • 快云游综合资讯
  • 快云综合资讯
  • 久诚汽车资讯
  • 癫痫百科
  • 体育百科资讯
  • App百科资讯
  •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
    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