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(ben)报讯(xun)(记者 王(wang)薇)昨天,针对近期陆续收(shou)到消费者声称因“免密支付”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,中国(guo)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:网络购物谨慎使(shi)用手机“免密支付”功能,避(bi)免因账户权(quan)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(sun)失。
中消协表示,“免密支付”是部(bu)分支付平台或应用为(wei)提升支付便(bian)捷(jie)性推出的功能,用户开通后,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可直接扣款。然(ran)而,这(zhe)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,可能带来严重安全(quan)隐(yin)患(huan)。例如,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(苹果手机用户)时风险(xian)激增;小额免密累积大额损(sun)失,部(bu)分平台免密额度虽设单笔上限(如1000元以下),但(dan)短时间内高频次小额盗刷仍会造成较大经济损(sun)失;隐(yin)蔽性强(qiang),难(nan)以及时察觉,盗刷交易通常通过绑定支付平台的虚拟服务(如游戏充值、App订阅)完成,或者在机主凌晨熟睡时段完成,消费者发现时往往已(yi)产生多笔扣款。
为(wei)降(jiang)低盗刷风险(xian),中消协建(jian)议消费者非必(bi)要不开启(qi)“免密支付”,可优先关闭免密功能,检(jian)查(cha)是否绑定支付宝、微信(xin)或银行卡,并关闭“免密支付”权(quan)限,若需保留部(bu)分免密服务,建(jian)议单独设置。另(ling)外还要定期检(jian)查(cha)授权(quan)应用,移除不常用或不信(xin)任的第三方(fang)应用支付授权(quan)。此外,强(qiang)化账户安全(quan)保护也很重要,消费者应设置高强(qiang)度密码并注意更换(huan),避(bi)免使(shi)用简单密码,并开启(qi)双重认证功能,防止账号被恶(e)意登录,关闭非必(bi)要支付权(quan)限,尤其是苹果手机用户如无需通过账户进行应用购买,可禁用相关功能;谨慎使(shi)用公共WiFi,避(bi)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,防止网络钓鱼或数据截取。还要养成定期对账的习(xi)惯。
另(ling)外,若发现账户存在异(yi)常交易,应马上冻结支付渠道(dao),通过银行客服、支付宝或微信(xin)平台紧急(ji)冻结关联账户,阻止后续扣款;留存证据并投诉,保留盗刷记录截图(tu)、交易时间等信(xin)息,向支付平台投诉;若损(sun)失金额较大,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并配(pei)合(he)提供相关证据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