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【央视资讯(wen)客户端】;
城郊的烂尾楼(lou)内,灌装、封口、贴标、包装一气呵成,成本不到50元(yuan)一瓶的灌装洋酒几(ji)经周转,最(zui)终被犯罪团伙包装成了上千元(yuan)的假冒品牌洋酒。
日前,上海(hai)虹口警方成功破获一起(qi)制造销(xiao)售假冒品牌洋酒案件,抓获王某等8名(ming)犯罪嫌疑人,缴获假冒品牌洋酒2000余(yu)瓶,涉案金(jin)额3000余(yu)万元(yuan)。
今年2月,上海(hai)虹口警方发现,有两家网店低价对外销(xiao)售品牌洋酒,价格普遍(bian)是官网价格的4至(zhi)5折。经鉴(jian)定,上述网店销(xiao)售的洋酒均(jun)为假冒注册商(shang)标的商(shang)品。警方发现,销(xiao)售假酒的网店注册在华东地区某市,实际发货地址在南方某市的一个城郊别墅(shu)小区里。经调查发现,犯罪嫌疑人王某在网店接单后,便会根据订单要求的品牌和数量(liang),向制假团伙下单。接单后,制假的烂尾楼(lou)内便会忙碌起(qi)来,不久便有专人将酒运输至(zhi)指(zhi)定快递点,发货到客户手(shou)上。
警方调查了解到,犯罪团伙用于灌装的酒液是80至(zhi)90元(yuan)一桶5升装的低价酒,其称之为“基酒”。在接到订单后,团伙成员会用基酒将相(xiang)应的空瓶冲洗(xi)一遍(bian),然后再用基酒进行灌装,用针管注射调整液面(mian)高度后,再扣上瓶塞(sai),用封口器进行封装,塞(sai)入指(zhi)定的包装盒内。这样,一瓶以(yi)次充(chong)好的假洋酒就完成了生产,而一桶5升装的低价酒最(zui)多可(ke)以(yi)灌装出7瓶这样的假洋酒,结合回收的玻璃瓶及假冒标签、瓶塞(sai),一瓶的成本不到50元(yuan)。而到了王某的网店内,这样一支酒的售价是成本的3至(zhi)4倍。这样灌装出来的酒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更影(ying)响相(xiang)关企业的正常销(xiao)售和品牌声誉。
2025年3月20日,警方开展行动,一举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8人。据统计(ji),共查获假冒商(shang)标标识5000余(yu)枚,空瓶4000余(yu)个,用于制假的酒液5000余(yu)升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王某等8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(shang)标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。
(总台记者 俞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