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是梁思成的弟子,费孝(xiao)通的同乡,新中国培养(yang)的最早一(yi)批建筑学(xue)家。她是古建筑的保护者,曾经建议保护的南方小镇,如今已经成为“中国历史学问名镇”。她也是退休后远赴海外学(xue)习生物学(xue)的“新学(xue)者”。
她叫钮薇(wei)娜,年近九旬时,她干了一(yi)件平(ping)生不曾干过的事情,在网上讲“宋词”,随即走红网络,被网友称为“宋词奶奶”。她讲解宋词,喜欢把文字(zi)放在苍茫的历史和广阔的空间中,去检视,去品味,去映(ying)照每一(yi)个人的生活。
就好像她喜欢苏东坡“大江东去”的豪迈一(yi)样,又好像她喜欢辛(xin)弃疾“东风(feng)夜放花千(qian)树”的宏丽一(yi)样……
2025年3月27日下午1点52分,将近97岁(sui)的钮薇(wei)娜,在京北(bei)一(yi)家养(yang)老社区中因病去世。记者从钮薇(wei)娜助手处(chu)获悉,就在2024年12月,查出病情前,她还在养(yang)老社区为老人们讲“宋词鉴赏”课。
钮薇(wei)娜。受访者供图
养(yang)老社区,有个“宋词奶奶”
2017年,年近九旬的钮薇(wei)娜住进京北(bei)一(yi)家养(yang)老社区,这(zhe)位和建筑打了大半生交道的老人,在那里听到(dao)了一(yi)堂“古诗文鉴赏”的课程,勾起了她儿(er)时的记忆。她曾经回忆,高中时,她在兰州(zhou),老师是个老夫(fu)子,喜欢诗词,也教授他们许多诗词,受老师的影响,许多名篇她都背得(de)滚瓜烂熟。如今退休了,有空了,她想重(zhong)新捡起来。
一(yi)边学(xue)习,一(yi)边研究,她写下了许多笔记,也有了更多的感悟,她想把这(zhe)些感悟也告(gao)诉别(bie)人,就在社区的帮助下,开起了“宋词鉴赏”课。
钮薇(wei)娜的宋词课别(bie)具一(yi)格,她用“建筑工程表(biao)格”的方式图解宋词,先搭框(kuang)架,把宋代(chao)三百年的历史变成梁柱,再把一(yi)个个词人、一(yi)首首宋词放入(ru)框(kuang)架中,重(zhong)新梳理和发掘,这(zhe)使得(de)她的课程变得(de)与众不同,每一(yi)个词人、每一(yi)首词,都不是单独存(cun)在的,而是在历史的洪流中,映(ying)照出千(qian)古流传的情怀与思想。
深(shen)夜,在养(yang)老社区备课的钮薇(wei)娜。受访者供图
“钮老师讲宋词不是只讲词本身,她讲时代背景,讲词人的人生经历,有故事也有常识,长(chang)辈(bei)们特别(bie)爱听,”钮薇(wei)娜的“助教”、社区员工许宁(ning)说,“钮老师备课特别(bie)认真,手稿(gao)写得(de)工工整整,我负责把课程内容做成PPT,把讲课提纲打印出来,再制作海报等等。每次上课,钮老师都是卡着点儿(er)来,她自己推着助步(bu)器从一(yi)栋楼到(dao)另一(yi)栋楼要几次上下楼,每次来后第一(yi)句话就是,对(dui)不起大家,电梯太慢了。”
2020年,利用社区的直(zhi)播设备,她把课程搬到(dao)了网上,没想到(dao)一(yi)举走红网络。她的讲述总是能(neng)贯穿(chuan)历史的长(chang)河,激起人们血脉中的家国情怀,因此被网友们称为“宋词奶奶”。
少年颠沛,在迁徙中长(chang)大
钮薇(wei)娜是太湖女(nu)儿(er),父系(xi)家族和母系(xi)家族都是太湖周边的书香世家。钮家是浙江吴兴(现为湖州(zhou)市下辖区)一(yi)个大族,自先祖受吴王夫(fu)差封赏赐“钮”姓,几乎世代都有出仕的,清道光年间(1838年)出过一(yi)位状元,与曾国藩同科,授翰林院修(xiu)撰,上书房行走,现今湖州(zhou)市把“钮氏状元厅”作为历史学问遗迹保护。母系(xi)家族是苏州(zhou)吴江县(现为苏州(zhou)市吴江区)书香人家,家族中出过进士,其外公是一(yi)位教育家,创办了苏州(zhou)女(nu)子职(zhi)业中学(xue)并亲任校长(chang)。
钮薇(wei)娜父亲钮泽全出生于1902年,上海交通大学(xue)机械系(xi)毕(bi)业后一(yi)直(zhi)在铁(tie)路、交通部门任职(zhi),新中国成立后在北(bei)京交通大学(xue)任教授,直(zhi)至1985年去世。
钮薇(wei)娜1928年5月21日出生在南京,其父当(dang)时在南京一(yi)家军事技术学(xue)校任教,民国初年,工程技术人员极(ji)度缺乏,这(zhe)个学(xue)校的任务就是快速培养(yang)这(zhe)方面的人才。1929年4月,钮泽全调任天津机务段段长(chang),保障奉安大典(dian)。钮薇(wei)娜不足一(yi)岁(sui),便(bian)随母亲回到(dao)吴江,一(yi)年后回到(dao)天津父亲身边。1934年4月,钮泽全升任平(ping)绥铁(tie)路南口机厂厂长(chang),钮薇(wei)娜来到(dao)南口(现昌平(ping)区南口镇),在这(zhe)里她开始读小学(xue),9岁(sui)读到(dao)四年级。
钮薇(wei)娜为读者签名赠书。受访者供图
1937年,“七(qi)七(qi)事变”爆发,钮薇(wei)娜随母亲、弟弟妹妹们回家乡避(bi)难。“大家回到(dao)家乡。没想到(dao)再也不能(neng)回去,没想到(dao)在生死(si)未卜的情况下,与父亲一(yi)别(bie)数载。而我也就此提前告(gao)别(bie)了我的童(tong)年。”钮薇(wei)娜在她出版(ban)的书里写道。上海沦(lun)陷(xian)后,近在咫尺的吴江也不安全,钮薇(wei)娜写道:“后来大家就频繁地更换地方,一(yi)个个更小的镇:南麻、严墓等等,然后再是乡间。有时摇船,有时全凭双(shuang)脚……”辗转(zhuan)许久之后,到(dao)达上海,“自黎(li)里镇摇小船进入(ru)了上海租界……头(tou)一(yi)个晚上华灯初上时,我只觉得(de)那灯好亮好亮,亮得(de)刺(ci)眼。已经半年多未见电灯了。”在上海租住三年,钮薇(wei)娜从四年级直(zhi)接跳到(dao)六年级完成小学(xue)学(xue)业,然后在震旦(dan)女(nu)中读到(dao)初二(er)。
战火已烧遍大半个中国,其时,钮泽全已在兰州(zhou)任西北(bei)公路局副局长(chang),钮薇(wei)娜母亲带着一(yi)家人在父亲各(ge)路同事和朋友的帮助下,自上海出发抵达香港,然后经广东、广西、贵州(zhou)、四川,历时三个多月到(dao)达甘(gan)肃兰州(zhou)。钮薇(wei)娜进入(ru)兰州(zhou)女(nu)中读完初三继续在本校读高中。1945年日寇投降(jiang),钮泽全自美国考(kao)察回国后,接受善后救济总署青岛储运局局长(chang)一(yi)职(zhi),全家又从兰州(zhou)迁到(dao)青岛,钮薇(wei)娜高三还差一(yi)个学(xue)期(qi),借读青岛文德女(nu)中,但中学(xue)毕(bi)业证由(you)兰州(zhou)女(nu)中颁发。
“自幼跟随父亲迁徙各(ge)地,几乎少有在一(yi)地停留(liu)超(chao)过四年的,在不停的迁徙中,我长(chang)大了。”钮薇(wei)娜写道。
在养(yang)老社区,钮薇(wei)娜为老人们讲“宋词鉴赏”。受访者供图
青年筑城,师从梁思成
1946年7月5日,钮薇(wei)娜搭乘一(yi)架军用小飞机,负笈北(bei)上,先考(kao)取燕京大学(xue),在燕京生活了两周后,清华大学(xue)电机系(xi)的录取通知书也来了,钮薇(wei)娜又进入(ru)清华电机系(xi)学(xue)了一(yi)年,感觉兴趣(qu)不在此,便(bian)找到(dao)当(dang)时清华建筑系(xi)的主任梁思成,要求转(zhuan)系(xi),没想到(dao)居然成功了。
“梁先生讲授的中国建筑史、雕塑史,完全是他自己的创建。听过他的课终身受益。”钮薇(wei)娜在文章中写道。
1951年1月毕(bi)业,钮薇(wei)娜被分配到(dao)一(yi)家建筑企业(si),梁思成、林徽(hui)因是这(zhe)个企业(si)的顾问,企业(si)要在附近建一(yi)个工作室,钮薇(wei)娜做林徽(hui)因的设计助手,林徽(hui)因身体(ti)不好,钮薇(wei)娜每天就去她的家里上班,大约两周时间,就帮林徽(hui)因画出了图纸。这(zhe)是钮薇(wei)娜毕(bi)业后第一(yi)份工作的第一(yi)个成果。在中南修(xiu)建企业(si)工作两年后,钮薇(wei)娜被调入(ru)国家总建筑处(chu)(建筑工程部的前身,现为国家建设部)建筑设计院。
新中国成立初期(qi),清华大学(xue)建筑系(xi)学(xue)生与梁思成、林徽(hui)因合影,右侧几位男生中开心大笑的女(nu)生是钮薇(wei)娜。受访者供图
钮薇(wei)娜的丈夫(fu)杨延昕是她的清华校友,1950年毕(bi)业于清华大学(xue)机械工程系(xi),留(liu)校任教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在北(bei)京海淀成立了著名的地质、钢(gang)铁(tie)、石油、矿业、农机等国民经济急需人才的“八大学(xue)院”,清华大学(xue)机械工程系(xi)整体(ti)成为新建北(bei)京石油学(xue)院的机械系(xi),杨延昕也来到(dao)北(bei)京石油学(xue)院继续教书。1969年北(bei)京石油学(xue)院搬迁到(dao)黄(huang)河岸边的胜利油田(tian),并更名为华东石油学(xue)院(现为中国石油大学(xue))。当(dang)时因被错(cuo)划为右派而失去工作的钮薇(wei)娜,也随丈夫(fu)来到(dao)这(zhe)块盐碱地。
上世纪70年代初,钮薇(wei)娜与丈夫(fu)杨延昕在华东石油学(xue)院校门口合影。受访者供图
在一(yi)块空白盐碱地上重(zhong)建一(yi)所大学(xue),基建任务最重(zhong),学(xue)生和教职(zhi)工宿舍都是干打垒。1973年准备招生时,需要建设许多适合大学(xue)教学(xue)与学(xue)生生活的建筑。石油学(xue)院没有建筑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,钮薇(wei)娜被调去承担(dan)设计任务,与其他同志(zhi)合作,短短几年内设计了很(hen)多建筑并建成使用。其中大礼(li)堂和图书馆在2021年被定为东营市首批历史建筑,挂牌保留(liu)。
1979年,恢复公职(zhi)的钮薇(wei)娜进入(ru)建筑研究院新成立的农村组(zu)(后称为“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村镇规(gui)划设计研究所”),此后直(zhi)至退休,一(yi)直(zhi)做农村小城镇建设方面的调研,跑(pao)过100多个县区,国内外发表(biao)过数篇论(lun)文。
1983年深(shen)秋,钮薇(wei)娜正在家乡吴江一(yi)带调研江南民居,在黎(li)里镇调研时,面对(dui)将被拆(chai)除的古镇,她和同事尚(shang)廓提出了保护古镇的建议和设计示意方案。“那个时候都在大拆(chai)大建,我和同事都觉得(de)黎(li)里很(hen)有特色,一(yi)条河两岸的老房子,拆(chai)了太可(ke)惜,大家两个人提了建议,他画了一(yi)个示意图,我写了一(yi)个文字(zi)的报告(gao)。”适逢费孝(xiao)通教授也在做吴江松陵镇小城镇研究。钮薇(wei)娜就把建议书交给费孝(xiao)通,并请他转(zhuan)交吴江县委(wei)、县政府。后来黎(li)里获得(de)“中国历史学问名镇”的称号,成为旅游胜地。“费孝(xiao)通是我的同乡,跟我父母很(hen)熟,所以我敢让他交报告(gao),黎(li)里获此殊荣,也不知道那个报告(gao)起了什么作用。”
钮薇(wei)娜手写的笔记。受访者供图
年近七(qi)旬,在美国学(xue)生物
1987年,钮薇(wei)娜办了退休手续,因课题未结,延聘一(yi)年,1988年正式退休,离开工作岗(gang)位。她的儿(er)子已在加拿(na)大阿尔伯塔大学(xue)获得(de)博士学(xue)位,小女(nu)儿(er)北(bei)大生物化学(xue)系(xi)毕(bi)业后赴美国伊(yi)利诺伊(yi)州(zhou)西北(bei)大学(xue)攻读博士学(xue)位。
两个孩子在大洋彼岸,心中牵挂,1988年8月,60岁(sui)的钮薇(wei)娜搭上赴美探(tan)亲的航班。本来就是一(yi)个探(tan)亲之旅,多则(ze)一(yi)年,少则(ze)半载,结果阴差阳(yang)错(cuo),不仅留(liu)了下来,还获得(de)了工作许可(ke)。
刚到(dao)美国,钮薇(wei)娜脑子里满装着村镇体(ti)系(xi)布局、人口城镇化的道路如何走和中国民居研究。恢复工作后几年的历练,她渐(jian)渐(jian)深(shen)入(ru)到(dao)领域中,也产生了兴趣(qu),那些曾经的研究,对(dui)她来说身已离而心未远。她在国内的单位一(yi)度外事活动(dong)频繁,也曾跟几位为了课题或写作来华的外国友人到(dao)各(ge)省(sheng)去进行调研,她觉得(de)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,应该有不少国外研究者感兴趣(qu),她带着自己关于村镇的研究资料来到(dao)美国,试(shi)图找到(dao)机会向国外先容点东西或者继续此前中断的研究,尝试(shi)数次后终未如愿,专业梦断。
1990年4月,62岁(sui)的钮薇(wei)娜拿(na)到(dao)了工作许可(ke),在西北(bei)大学(xue)女(nu)儿(er)所在的一(yi)个分子生物实验室做助理,具体(ti)工作是做蛋白结晶。“称不上什么技术工作,只是需要细致(zhi)、耐心。我觉得(de)倒也不难。”但是钮薇(wei)娜觉得(de)不难的工作,很(hen)快就让她感受到(dao)了困难,“给我讲的、叫我读的、示范(fan)给我看的,最要命的是许多高级仪器都连着计算(suan)机,而我当(dang)时是个‘机盲(mang)’,DNA、RNA、克隆、PCR等极(ji)其简单的生物学(xue)常识我也搞不懂。”不服输的钮薇(wei)娜找出一(yi)本大学(xue)生物学(xue)教材,恶补分子生物学(xue)。果然有效,以后的工作中,她渐(jian)渐(jian)获得(de)了认可(ke),实验室教授茹碧说,钮女(nu)士在不长(chang)的时间内学(xue)做各(ge)项技术工作,做出正确数据,对(dui)她的研究帮助很(hen)大。
在西北(bei)大学(xue)打工10余年后,钮薇(wei)娜获得(de)二(er)次退休。
所谓叶落归根,2004年,在美国工作生活16年后,钮薇(wei)娜跟老伴回到(dao)北(bei)京。
钮薇(wei)娜手书袁枚诗,就挂在她的房间里。受访者供图
暮年传灯,过自己想要的一(yi)生
78岁(sui)时,钮薇(wei)娜搬进了京北(bei)南邵(shao)一(yi)处(chu)单元房,西望西山(shan),南眺奥森(sen)。她在这(zhe)里读书、写作、练书法、学(xue)电脑、上网冲浪,一(yi)住就是11年。
但她觉得(de),圈在这(zhe)里,失去了社交,楼上楼下、左(zuo)邻右舍都是陌生人家,房门一(yi)关,不相往来。性格外向、喜欢交朋友的钮薇(wei)娜并不太喜欢这(zhe)样的生活,而且她的身体(ti)状况也大不如前,于是来到(dao)昌平(ping)南邵(shao)一(yi)个养(yang)老社区,这(zhe)里有琳(lin)琅满目(mu)的人文课程表(biao),异常丰富的文体(ti)活动(dong),一(yi)下子就喜欢上了。2017年元旦(dan),她正式入(ru)住这(zhe)个社区。
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安排,南邵(shao)距离南口仅十几公里,南口是钮薇(wei)娜在父母羽(yu)翼下度过童(tong)年的地方,兜(dou)兜(dou)转(zhuan)转(zhuan)近一(yi)个世纪,又回来了。
在这(zhe)个新“家”,钮薇(wei)娜感觉自己逆生长(chang)了,来之前经常生病,骨折、头(tou)晕、脑供血不足等等,一(yi)年都要住两次院。来到(dao)这(zhe)里以后身体(ti)很(hen)好,因为不常去医院看病,这(zhe)里的大夫(fu)都不认得(de)她。
社区有专门成立的学(xue)院,请居民担(dan)任义工教师,给其他居民开课,课程根据讲师特长(chang)设置,有舞蹈、音乐、时事、古诗文鉴赏、书法、绘(hui)画等等。
养(yang)老社区的课堂上,钮薇(wei)娜讲授宋词。受访者供图
得(de)益于年少时的教育经历,她对(dui)古诗文鉴赏和时事特别(bie)有兴趣(qu)。恰逢古诗词任课老师因身体(ti)原因不能(neng)继续讲下去,社区工作人员就邀请她接棒继续讲。钮薇(wei)娜几乎没有什么犹豫,就接下了这(zhe)个活。自2017年下半年开授第一(yi)堂课,到(dao)2024年底最后一(yi)次授课,钮薇(wei)娜的“宋词鉴赏”课整整开了7年,课堂授课超(chao)过200节(jie)。
视频上网之后,“云讲解”宋词课溢出社区,在社会上引起巨(ju)大反响,甚至她在美国的朋友们都收看,流量达1.5亿。钮薇(wei)娜成为社区里的“网红主播”。
2022年,钮薇(wei)娜将“宋词鉴赏课”的讲义进行修(xiu)改,正式出版(ban)《婉约豪放三百年》一(yi)书,这(zhe)是她70岁(sui)后著编的第四本书。
2025年2月12日,钮薇(wei)娜展示她的著作。受访者供图
2024年12月10日,钮薇(wei)娜在社区讲了最后一(yi)节(jie)课,讲宋词集大成者周邦彦,讲他写的“故乡遥(yao),何日去?家住吴门,久作长(chang)安旅。五月渔郎相忆否(fou)?小楫轻舟,梦入(ru)芙蓉(rong)浦……”
周邦彦是吴地人,钮薇(wei)娜的故乡亦在吴地,但或许,钮薇(wei)娜并没有像周邦彦那样,怀有强烈的离乡之叹。90多年的时间里,她经历过年少时的动(dong)荡颠沛,经历过新中国快速变迁的历程,曾走过万里河山(shan),也曾长(chang)居海外,“我觉得(de)人的一(yi)生应该是在永远学(xue)习中,我要主动(dong)去学(xue)习。”钮薇(wei)娜生前接受采访时这(zhe)样说,她总是在时代洪流中,秉守精神韧性;在寒夜孤寂处(chu),聊藉词章焐心。少年读诗,青年筑城,暮年传灯。在一(yi)张卡片上,钮薇(wei)娜写了这(zhe)样几句话:
对(dui)时间最好的珍惜
就是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过一(yi)生
就是尽可(ke)能(neng)在有限的时间里
做能(neng)让自己感到(dao)快乐和有意义的事
选择认真地老去
新京报首席记者 周怀宗
编辑 张磊 校对(dui) 杨许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