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(guo)家卫(wei)生健康委、国(guo)家市场(chang)监督管(guan)理总局27日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(guo)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,这些标准与公众日常消费的乳(ru)制品、肉制品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(pei)方食品、婴幼儿辅助食品、食品添加剂等密(mi)切相(xiang)关(guan)。
目前,我国(guo)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(guo)家标准1660项,包含2万(wan)多项指标,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。标准体系中通用标准、产(chan)品标准、生产(chan)经营过程规范、检验(yan)方法四大类标准相(xiang)互衔接,协同管(guan)控食品安全风险。
避(bi)免“零添加”“不(bu)添加”等误导(dao)消费者
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的食品,除了生鲜,绝大部分都是预包装食品。预包装食品,指预先定量(liang)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、容器中的食品。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(zi)、图形、符号,以及(ji)一切说明物,可(ke)向消费者传递(di)食品信息,是食品的“身份证”。
新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、促进营养健康、维护(hu)消费者权益、规范行业生产(chan)和提升监管(guan)效能为目标,对食品标签的标示(shi)要(yao)求进行了全面(mian)优化(hua)和升级。
“不(bu)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真的就是什么都不(bu)添加,更加健康优质?比(bi)如(ru)一些饮(yin)料产(chan)品,食品标签上写着“不(bu)添加蔗(zhe)糖”,但配(pei)料表中却(que)含有(you)果糖、果葡糖浆等,让消费者误认为产(chan)品中不(bu)含糖;有(you)些含糖饮(yin)料声称(cheng)“不(bu)添加甜味剂”以吸引消费者,却(que)使消费者产(chan)生产(chan)品中没有(you)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误解。
为了避(bi)免误导(dao)消费者,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(shi)后,预包装食品不(bu)允许再使用“不(bu)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用语对食品配(pei)料进行特别强调。“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‘零添加’‘不(bu)添加’,是为了使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,避(bi)免使消费者盲目关(guan)注这些宣传用语而忽略产(chan)品真实属性,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(zao)成潜(qian)在风险。”国(guo)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中心主任朱(zhu)蕾说,想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,正确阅读配(pei)料表、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是关(guan)键(jian)。
强制标示(shi)致敏(min)物质
根(gen)据新标准,食品名称(cheng)中提及(ji)的配(pei)料或成分,需在食品标签里标示(shi)含量(liang),如(ru)燕窝月饼需标示(shi)燕窝的含量(liang)。朱(zhu)蕾说,新标准强化(hua)了定量(liang)标示(shi)要(yao)求,就是要(yao)规范行业乱象,引导(dao)正确消费认知(zhi)。
为尽可(ke)能降低食物过敏(min)的发生概(gai)率,新标准要(yao)求食品中的致敏(min)物质必(bi)须强制标示(shi)。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质的谷物、甲壳(ke)纲类、鱼类、蛋类、花生、大豆(dou)、乳(ru)、坚(jian)果八大类食品及(ji)其制品作为食品配(pei)料时,需要(yao)在配(pei)料表中以加粗、下划线等强调方式,或在配(pei)料表下方通过致敏(min)物质提示(shi)语,提示(shi)食品中含有(you)的致敏(min)物质。“有(you)食物过敏(min)史的人群,以后可(ke)以特别关(guan)注食品标签上致敏(min)物质的提示(shi)信息。”朱(zhu)蕾说。
特别关(guan)注婴幼儿需求
新标准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(pei)方食品通则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标准、婴幼儿罐(guan)装辅助食品标准进行了修订。
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(pei)方食品是为患有(you)特殊疾(ji)病或处于(yu)特殊医学状况的宝宝量(liang)身定制的。对于(yu)这些婴儿来说,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(pei)方食品是其重要(yao)甚至是唯一营养来源,对其正常生长发育具有(you)重要(yao)营养支撑(chi)作用。
新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(pei)方食品标准新增了6个产(chan)品类别,分别是生酮配(pei)方、防反流(liu)配(pei)方、脂肪(fang)代谢异常配(pei)方、高能量(liang)配(pei)方、蛋白质组件和中链脂肪(fang)组件。国(guo)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营养一室主任方海琴先容,新增产(chan)品主要(yao)服务(wu)于(yu)患有(you)难治性癫痫、生长发育迟缓、脂肪(fang)酸代谢吸取障碍等特殊医学状况的婴儿,也覆盖了部分患有(you)罕见病的婴儿群体。不(bu)同类别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(pei)方食品具有(you)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。因此,在使用这类产(chan)品时,要(yao)在专业医生或临床(chuang)营养师的引导(dao)下,选择最合适的产(chan)品类别。
此外,新修订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标准、婴幼儿罐(guan)装辅助食品标准,也针对婴幼儿群体的特殊要(yao)求,在扩大产(chan)品品类、营养成分指标、添加糖供(gong)能比(bi)等方面(mian)做(zuo)了补(bu)充和修订。“基于(yu)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,合理设置指标和范围,确保给宝宝充足和安全的食品营养。”方海琴说。
准确标示(shi)营养成分
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上向消费者提供(gong)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,是消费者直观(guan)了解食品营养成分、特征的有(you)效方式。新修订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也发生了不(bu)少变化(hua),比(bi)如(ru)强制标示(shi)的营养素范围扩大、增加提示(shi)语等,以此来引导(dao)食品产(chan)业营养化(hua)转型和饮(yin)食健康消费。
新标准将强制标示(shi)的营养素范围由“1+4”(即(ji)能量(liang)和蛋白质、脂肪(fang)、碳水化(hua)合物、钠)扩展为“1+6”,增加糖和饱和脂肪(fang)(酸)。国(guo)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邓(deng)陶陶说,当前,我国(guo)面(mian)临的主要(yao)营养和健康问题聚(ju)焦(jiao)在肥(fei)胖以及(ji)糖尿病、高血压(ya)等慢性病高发。而高盐、高脂、高糖等不(bu)合理膳食是引起肥(fei)胖、心脑血管(guan)疾(ji)病、糖尿病及(ji)其他(ta)代谢性疾(ji)病和肿(zhong)瘤的危险因素。修改后,消费者可(ke)以在营养标签里看到糖、脂肪(fang)等物质的含量(liang),从(cong)而理性购买食用。
新标准要(yao)求标示(shi)“儿童青少年(nian)应避(bi)免过量(liang)摄入盐油糖”提示(shi)语。邓(deng)陶陶说,近年(nian)来,儿童青少年(nian)超重肥(fei)胖现象不(bu)容忽视。肥(fei)胖是许多疾(ji)病的致病因素。儿童青少年(nian)时期,口(kou)味正在形成,需引导(dao)孩子们健康饮(yin)食,培养清淡(dan)的饮(yin)食习惯(guan)。
标准修订后,营养标签该怎么看?营养标签主要(yao)包括四部分内(nei)容:营养成分表、营养声称(cheng)、营养成分作用声称(cheng)以及(ji)其他(ta)补(bu)充信息,其中最重要(yao)的是营养成分表。营养成分表,往往有(you)3列数据:第一列说明的是这个食品里面(mian)主要(yao)含有(you)的营养素的种类;第二列反映的是每100克/100毫(hao)升食品或每份食品里各种营养素的含量(liang);第三列是营养素参考(kao)值(NRV)的百分数,反映的是这种食品中的营养素与人体每天需要(yao)量(liang)的比(bi)值。比(bi)如(ru)蛋白质,如(ru)果NRV为14%/100克,就意味着吃100克此类食品,可(ke)以满足一天蛋白质需要(yao)量(liang)的14%。
推广应用数字(zi)标签
新标准增加了数字(zi)标签的标示(shi)要(yao)求,实现食品标签信息“可(ke)听”“可(ke)播”“可(ke)放大”等功能,提升消费者阅读体验(yan)感。